依附理論
依附理論(Attachment Theory)最早由英國心理發展學家John Bowlby在1950年代提出。他認為孩童時期建立的依附模式會影響我們的一生。人生來就有情感連結慾望的需求,為了得到安全感而去尋求親近照顧者的心理傾向。兒童時期因缺乏安全感而學會的自我保護方式(Survival Mode) 會成為沒有經過思考的直接反應一直持續到成年,這種潛意識的慣性行為可能會妨礙親密關係的建立。
情感連結
安全型(Secure)
情感成熟有彈性,能適度坦誠分享感受,給予對方空間,能忍受挫折延緩慾望的滿足,自我療傷並處理衝突,有自省能力。
逃避型(Avoider)
獨立自主不慣與人親近或分享感受,慣於自我療傷,不輕易信任人,以事物取代情感交流,目標導向追求自我成就感。
取悅型(Pleaser)
渴望被愛被接受,害怕被拒,喜歡依賴不給人空間,敏感易受傷,無法自我療傷,自卑,不能肯定個人價值。
迷惘型(Vacillator)
渴望很多關懷與愛,傾向於強烈情感的連結,極度敏感易受傷,沒有安全感恐懼被棄,主觀強,無法控制情緒。
操控型(Controller)
憤世嫉俗極度主觀,不信任人,逃避現實害怕失控,不接納建言,不接受失敗,看不起他人,自我中心唯我獨尊。
受害型(Victim)
不信任人,自怨自艾自卑,自我形象破碎,徘徊於逃避與接納之間,無法認清事實與想像,沉溺於自憐情緒中。
各種型態所需模擬體感溫度(華氏)
安全型-正常的交換心情 70
逃避型-壓抑的情感 50
取悅型-渴望情感交流 85
迷惘型-渴望強烈的情感聯結 100
操控型-利用情感交流進行情緒綁架
受害型-害怕失去情感聯結而委曲求全
------ 返回[ 心理建設 ]目錄 >> 1000. 心理建設目錄 (tangtanglife.com)
返回[ 親職教育 ]目錄 >> 1000. 親職教育目錄 (tangtanglife.com)
返回[ 生活隨筆 ]目錄 >> 1000. 生活隨筆目錄 (tangtanglife.com)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