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我檢視 自我破碎 自我重整
「吾日三省吾身」這句話出自我國著名的儒家經典著作「論語」中,是孔子的得意門生曾子所提,意為每天每個人要多次反省自己,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盡力,有沒有誠信⋯等。大多數的人可能會在每晚入睡前,稍微想想今天發生了什麼事,自己都說了什麼話和做過什麼事,做得合不合宜,這個就是三省吾身。
這裏所說的自省能力和「吾日三省吾身」,基本道理差不多,但是程度上略有不同。「吾日三省吾身」只省察最近的行為;自省能力是希望回朔自己的過往,並且找出以往那些人事物是如何影響並塑造成今日的我。簡單的說就是想想我今天行事為人為什麼是這樣,有沒有辦法回到過去找出原因!
自省能力分為三個階段,第一個階段需要自我檢視,看看自己內心有些什麼意念、價值觀,是怎麼來的。第二階段要破碎自己,去蕪存菁,把好的留著,不好的去掉。最後一個階段是自我重整,用新的視野看待世界和自我的關係,並且重新出發!
自我檢視
接受自己的特點
特點就是自己本身有別於他人的個性和行為。
大學時代參加團契,每逢新學期都有很多新同學加入,因此在迎新會中需要自我介紹。當時有位輔導提到他的另一半時,他說他的太太是一個沒有特點的人,大家聽了都嚇一跳,不懂沒有特點是什麼意思,也聽不出這話究竟是藵是貶。輔導解釋了一下,譬如一個人的特點是剛強,可能就缺少了柔和,一個人什麼都能配合,可能缺少的就是原則。我想了好久終於想通,原來沒有特點就是"中庸之道",中庸之道就是做人的道理。
反求諸己來看我自己,我本身是個很有效率的人,行事說話都很快,可是忙中容易出錯,常常會忽略了細節。因此我的特點是很有效率但是不夠細心。
本意良善忠心,雖然過程不順,並不代表失敗。
相信每個人在生活中處理人事的時候,或多或少都有經驗過事與願違的難堪。
十多年前我的表舅住在台南,因為經常頭痛,檢查出有腦瘤,約好時間要在南部醫院開刀。當時我舅舅在台北當醫生,認為北部資源多,醫術也較好,應該到台北開刀。徵求我表舅同意後,就在台北多方奔走,安排醫院和操刀的醫生。可是就在我表舅預備北上開刀的前幾天,因故腦瘤破裂送醫不治。我舅舅得知消息後難過的心情可想而知,他一再的自責,如果當初表舅留在南部開刀就不會發生憾事了。
我舅舅完全是好意,希望給表舅一個最好的醫療環境,雖然天不從人願,但並非舅舅的錯。我相信表舅在天之霊也不會怪責舅舅,舅舅也不需要太過自責。
身心靈主觀的經驗,了解情緒的源頭。
我一直記得小時候每天早晨外婆牽著我的手,穿過校園迎著晨曦一起去買菜、外公掘了一株含羞草種在盆中給我玩,黃昏時還帶著我在前院修剪七里香。上小學回到父母家,爸爸每天煮好吃的飯菜給我帶便當、騎腳踏車載我去市場買東西、媽媽用創意擺設午後的點心給我們吃,用縫紉機做漂亮裙子給我和妹妹⋯。童年時光的點滴都是家人帶給我的溫馨畫面,感謝我的家人們對我的包容愛護,因此我的人生態度一直都是樂觀進取,積極向上的。
但是並非每個人都像我一樣幸運。我有個朋友的母親是老師,為了面子問題,對她功課的要求非常嚴格。每天放學後坐在面對街邊的窗口寫功課,如果不合母親的標準就會挨打挨駡,走過窗口的同學隣居經常看在眼中,她覺得非常丟臉。好幾次都是功課做不好,媽媽把她趕到大門外罰站,她怕同學們看到,就躲到門邊一個柱子後面一直站到天黑。這期間她感受到的是孤單寂寞羞辱被拒無望的情緒,一直等到奶奶出來找她,她才感覺到一絲溫暖。
這樣的情緒一直揮之不去的跟隨著她到成年。每當碰到有人大聲說話,語氣嚴苛,即使不是針對她,她也會很快連結到童年時那段不愉快的場景!
探索自我,誠實面對自我,接受自己的不完美。
我的女兒從小就是個完美主義者,畫畫寫字一絲不茍,只要有一點差錯,一定擦掉重寫,因此寫功課都要花雙倍的時間。稍長出門打扮也是一樣,頭髮不容一絲雜亂,衣著鞋襪妝容搭配一定要協調。曾幾何時,我們忽然發現她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凡事講究了,一問之下才知她的變化也是有段心路歷程的。
她說她有一次在玩陶瓷,做了一隻長頸鹿,但是長頸鹿的一隻腳,重做了好幾次還是歪的,她開始覺得有點急躁。一邊修正一邊想的時候,忽然一個意念臨到她;她想到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,但是這個美好也是要經過千錘百煉才能變得完美。她繼而想到她自己也是不完美的,為什麼卻凡事要求完美?她從此也學習更多的包容自己,多給自己一點時間,讓自己慢慢在歴練中成長!
自我破碎
寬恕自己以減低挫敗惑。
有一位朋友心中一直對自己的妹妹覺得歉咎。小時候五、歲左右,爸爸帶她們去公園盪鞦韆,盪著盪著越來越高,爸爸怕危險叫她停下來,她不聽,想要再盪高一點。爸爸伸手去拉鞦韆,不小心拉得猛了,鞦韆撞倒在旁邊的妹妹,妹妹跌倒被地上的尖石劃到額頭,頓時血流如注。妹妹被送到醫院急救,縫合傷口後在醫院住了一晚,幸好沒有腦震盪,第二天就出院了。額頭上的傷慢慢癒合,但是從此以後妹妹額上多了一道傷疤。
為了掩蓋那道疤痕,妹妹習慣留著瀏海一直到現在。雖然父母並没有特別責怪她,但是偶爾提起兒時的這場意外,又看到妹妹的瀏海,她心中總是感到內咎。她總在想,如果當初鞦韆不盪太高是否妹妹就不會受傷。
這個意外發生在她年幼之時,五、六歲的年紀本來就不太懂事,嚴格說來父親也有部分責任。如果能把往事放開,藉由別的方法補償妹妹應該會更有意義吧!
寛恕傷害你的人事物
有一個女孩小時候臉圓圓的非常可愛,她其實並不太胖,但是因為臉上五官眼睛、小嘴都圓圓的,加上身體也圓,大家都叫她小胖妹。這個外號聽起來很可愛,家人朋友都習慣這樣叫她,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,可是這個外號在她內心留下陰影。她說她自記事以來,"胖妹"這個外號,讓她覺得自己真的很胖,尤其上初中,懂得愛漂亮了,這個外號一度讓她很自卑,因此有點自暴自棄,越吃越胖。
她的自我形象不太好,雖然嘴裏不說,但是心裏對自己一直很不滿意。到現在如果有人叫她少吃點要多運動,她心裏就會想,是否人家嫌她胖了,這個就是我上一章提到的情緒傷害。她認為大家從她小時候就把"胖"這個形容詞像植入晶片一般的植入她的腦中,讓她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想要減肥。她的減肥方式一度影響到健康,每次吃東西後就有罪惡感,高中時代她因自覺肥胖,自我形象不好,每餐吃完後會自挖喉嚨把食物吐出,還得了厭食症,幸好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已經好轉。
小時候隨口叫的外號,造成的後果不是他們當時可以預見的。後來她的父母向她道歉,她才慢慢解開了困擾多年的心結。
完美主義,強迫對方配合自己的時間和節奏
上面提到我二女兒是完美主義的傾向,但是她的完美主義是對自己,並非要求別人。這個跟天生氣質的強弱有關係,我二女兒天生氣質是平和型,因此她只對自己要求。如果天生氣質融合了成就型和挑戰型,或是成長過程中經驗過太多的檢視和挑剔,自己無形中就會養成要求他人的習慣。
完美主義者的立意其實是好的,比方說家中擺設乾淨整齊,不能亂丟衣物襪子,收拾雜物有始有終,不會做到一半就放下不管。但是如果是公事,老闆交代的工作需要各階層分工,要做到完美才放手,那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我大學畢業後在廣告公司工作過兩年,廣告公司是這樣分工的;行政部門拿到産品決定行銷方向,交給文案設計內容,內容寫好再交由設計部美工,美工設計需要文字底襯不同色,要交由外包工廠打色打字,再一層層往上交才算完成任務。這些工作都有時限,如果在一個部門停留太久,或是上層覺得不夠好,屢次發回下層重做,其他部門都得停擺,後果就是得罪客戶。而且每個人手上同時都有好幾份不同客戶的工作,不可能為A客戶設計完美,而延誤B客戶和C客戶。
完美主義在現實生活中不但行不通,而且等同於迫害別人而不自知,更容易引發衝突。我們是否也可以放慢速度,試著配合一下旁人的步伐,有時和諧的氛圍會比盡善盡美更珍貴。
看見自己的極限,才能體諒別人
很多事看起來容易,真正做了才知道辛苦,正所謂"看人挑擔不吃力"。
記得多年前,我在教會仼詩班指揮,有一次我選了一首詩歌讓詩班練,好不容易四聲部練好,合聲聽起來很和諧,慢慢再加上大小聲和呼吸休止的細節,整首歌差不多接近完成。大家求好心切對速度有些要求,有人覺得應該唱快一點會比較活潑,也有人希望唱慢一點比較能表達感情。我們不同速度都試過後決定走比較適中的路缐,大家都一致認為速度慢一點比較好唱, 可是我總覺得要再快一點才能唱出那首歌的精神。我不太了解為什麼快一點會不好唱,所以我在指揮的同時跟著詩班一起唱,我終於了解大家所說的"不好唱"是什麼意思了。
原來這首詩歌我們已經決定了什麼小節呼吸,什麼地方休止,速度只要快一點,所有應該呼吸的地方全都顧不到。急促的呼吸下有人快有人慢,下一句出來就很不整齊,很零亂。我如果只管指揮不跟著詩班唱一遍,我永遠也不會知道大家所碰到的困難,但是因為我下去唱了,這才發現原來我自己也做不到我所要求的速度。
自我重整
有身在彼岸的自覺,用新的視野看待世界和自我
就像搬家一樣,我們會把所有傢俱用品雜物都處理得當後,先將用不著的東西捐出去,留下来的東西就收拾整齊歸位。我們內心的世界也是如此,把我們過去到現在積存在心中所有的思想、信念、習慣,都拿出來攤開放在我們的面前檢視一遍,有時甚至要好幾遍才能檢視完成。
我們習慣把美好的回憶、曾經珍惜過的人事物、好的信念和價值觀全部留下,而那些不愉快和帶給我們痛苦煩惱的事件,就讓他們隨風而去。
美好的人事物可以滋潤我們的生命,同樣的,讓我們覺得挫敗的經驗,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養份。這些養份也許不是我們所喜歡的,但是會幫助我們成長,增加我們的靱性並擴張我們的境界。
調整辨識自己的需求
人在順境的時候總是昂首挺胸闊步行走,以為自己是天之驕子,不小心就會得意忘形,氣熖高張。就像是投資對的房產,價值翻倍時揮金如土,反而忘記了股票賠本時的悲慘潦倒。
明天的日子如何,我們無法預知,如果際遇不如預期中順遂,也不要垂頭喪氣灰心失志,認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之人。因爲雨下久了一定會停,要相信雲的上面就是太陽。
我們真的需要別人的肯定和讚美嗎?還是想要從對方的認同中得到安全感,我們的安全感的源頭在哪裡?不要失去起初的本心,保持內心的平靜安穩,並清楚知道自己是被造之物,要像連接在葡萄樹的枝子一樣,從愛的源頭吸取養分才能重新得力。
常常與自己對話,解讀內在動機
有一個印地安人受過高等教育,在紐約市區找到好的工作。有一天印地安人和他的同事在街上行走,街上車水馬龍,人聲嘈雜;印地安人忽然跟同事說,你聽,有蟋蟀的聲音,同事說怎麼可能?印地安人說我證明給你看,就掀開路邊一塊石頭,下面果然有一隻蟋蟀。同事佩服得說,你的耳朵真靈敏,印地安人說,我從小在印地安保留區生活,在靜謐的大自然中,多麼微弱的聲音都聽得到!
多變的世代和繁雜的俗世中,我們有沒有機會沉澱自己的心,想想我們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!我們為什麼恐懼,為什麼沮喪,為什麼時而歡喜時而暴怒,這些出自於內心深處的情緒反應,都值得我們去深思。
自我檢視、破碎到重整的三部曲,不是一次性的行動,而是時時需要停下腳步來省視自己。每個人都有進步的空間,但是這個空間需要時間來成全,而每個人需要的時間又都不同,如果我們能夠給自己時間,願不願意也給別人足夠的時間來完成他內心的沉澱!
哥林多前書5:17
若有人在基督裏,他就是新造的人,舊事已過,都變成新的了。
箴言10:12
恨能挑起爭端,愛能遮掩一切過錯。
問題思考
1 我曾經靜下心來聆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嗎?我知道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嗎?
2 我常常私下檢視自己的想法行為嗎?我在心中是否曾嘗試接納一些不合己意的人事物?
返回[ 出版著作 ]目錄 >> 1000. 出版著作目錄 (tangtanglife.com)
返回[ 心理建設 ]目錄 >> 1000. 心理建設目錄 (tangtanglife.com)
返回[ 親職教育 ]目錄 >> 1000. 親職教育目錄 (tangtanglife.com)
返回[ 生活隨筆 ]目錄 >> 1000. 生活隨筆目錄 (tangtanglife.com)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