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我很不喜歡用"媽寶"這個形容詞,感覺是對這類小朋友貼上一個標籤。小朋友除了與生俱來的天賦本質(參考親職教育17),天生就是白纸一張,經由父母、祖父母的巧手搓圓搓扁才塑造出的個性。與其用"媽寶"來污衊一個小朋友,不如說是對把小朋友養成這種習慣的教養人的一種無言的控訴。
這是一對新手父母,寶寶才滿一歲還不會走路,剛來我們中心參觀的時候,就發現這位爸爸是非常小心翼翼的在照顧寶寶。在正常情況下,這個年紀的寶寶正是活潑好動對週遭環境充滿好奇心,尤其父母都在旁邊陪伴,應該會感到很安心的爬來爬去到處發掘新事物;但是這個寶寶只是一直纏著爸爸毫不放鬆,爸爸也是一直雙手環繞著寶寶,口中唸唸有詞說著安慰的話,寶寶不過在地毯上碰了一下額頭,馬上抱起來又搓又揉又安慰,深怕寶貝被摔壞了。
經了解後得知媽媽工作很忙,也無心在家帶嬰兒,做完月子馬上回公司上班,所有照顧嬰兒的工作就落在爸爸身上。這位爸爸因為是中年得子,本身又是溫柔體貼的個性,對小嬰兒更是竭盡全力呵護倍至。父母愛護子女是天性,但是千萬不要忘記寶寶總是要慢慢成長單獨面對這個世界。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如何引導小朋友學習面對這個世界的議題上,很多媒體報章雜誌都做過不少討論,我今天也不再重覆。
我只想強調兩點,父母如何 react 和 respond 對小朋友個性的塑造有很大程度的影響。
React 從字根上來講,是帶有行動力的反應;比方說寶寶絆了一下,大人馬上擺出一個哭喪的臉,抱起來又親又揉又安慰好像寶寶受到多嚴重的傷害。給寶寶的印象就是絆倒是很不得了的一件大事,一定需要大人的安撫,以後寶寶只要稍微碰了一下,即使不痛,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等著父母安慰,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給予 react,他就哭給你看,或是學會無病呻吟嘴巴一直不斷的 make noise(nagging)要求你反應。
Respond 是不帶行動的反應;寶寶如果不小心絆一下,如果沒有很厲害,父母可以笑颜以對,鼓勵的說沒關係,自己爬起來!經由父母笑臉的暗示,寶寶有機會掌握自己身心的感受,究竟是痛還是嚇一跳,或是根本不痛也沒什麼特別感覺。笑一笑就爬起來繼續玩是一種訓練出來的能力,小時候跌倒懂得自己爬起來的孩子,長大以後偶爾面對不同的小失敗,當然也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。
日常生活中通過成人的表情和反應,小朋友接收到不同的訊息,淺移默化的成為他成長過程中的指標。明智的父母要常常提醒自己無需太過緊張,不要用多餘的 react 綑綁住孩子該有的能力。
正向的 respond 就是引領孩子長大後面對現實人生,培養逆境情商自信心的初步學習。
12/2/2021
返回[ 親職教育 ]目錄 >> 1000. 親職教育目錄 (tangtanglife.com)
返回[ 心理建設 ]目錄 >> 1000. 心理建設目錄 (tangtanglife.com)
返回[ 生活隨筆 ]目錄 >> 1000. 生活隨筆目錄 (tangtanglife.com)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