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大家都注意到了,一般生活在歐美的孩子,受同樣的教育和同等的專業訓練,但是由於他們成長期間受到不同事件經驗的影響,造就出不同的思維方式,長大成人後的發展也大不相同。
古今中外的教育都是集中並且始於童年時期;不論是九年國教或是十二年基礎教育,用意都是希望在孩子幼小可塑性強的時候,把基本知識/品德教育完整的灌輸給他們。這個受教育的階段並沒有什麼不同,長大後各自的發展卻各有千秋。有的孩子很早就有人生目標,自律且穩定學習,有的孩子卻渾渾噩噩,很少為將來打算;差別就在於之後的經歷和自主的思考模式。
我們的社會習慣一直都在延續著階段式教育。從幼兒學前班、小學一直到初高中畢業,再接著上大學、碩士,甚至拿到博士學位,一氣呵成完美的演譯出受教育的標準範本。很多孩子按照這樣的步驟被動的走下去,全然沒有想過自己真正想要學什麼專業,將來的人生會如何發展。
很多歐美的孩子在完成一部分的教育之後,就先休學一兩年,邊做事邊遊學,自發性安排自己的生活。開明的父母們也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,經由發現他的才能鼓勵他,而不是拿畢業證書和成績來轄治他!
猶太裔的生活教育開始得更早,除了小時候就鼓勵小朋友自己動腦筋做生意,甚至高中學業尚未完成之時就鼓勵他們出去「看世界」。這個「看世界」的舉動稱之為「窮學」;他們不拿錢給孩子遊學,而是提供他們機會如何設法解決現實問題。
窮學時,因為身無分文又沒有任何學識資歷,這些等同於身處社會底層的孩子,在找工作討生活的過程中看盡人情冷暖,才會引申想到自己的未來,如何面對和定位自己,從而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。
猶太裔在各行各業出了許多知名佼佼者;如科學家愛因斯坦Einstein、霍金博士Hawking,心理學家佛洛依德Freud、維克多.法蘭克Viktor Frankl,科技界的祖克伯Zuckerberg 、馬斯克Musk,企業家比爾蓋茲Bill Gates、巴菲特 Warren Buffett和商業奇才洛克菲勒Rockefeller ⋯等。還有更多的諾貝爾奬得主文學、化學、和平、經濟、醫學等各獎項都不乏猶太裔的身影。
很多成功都不是偶然的,我們只看到成功表面的光鮮亮麗,卻忽略成功背後有多少堅持努力和揮灑的血汗。辛苦歷練之後,提升的是自己個人的能力;了解自己,欣賞自己,最終才懂得綻放自己。我想這些事實,也許可以讓很多慣於實施溫室教育的華人父母一些深思和啟發。
8/4/2023
Go to[ 分類索引 ]目錄 >> 分類索引 (tangtanglife.com)
Go to[ 親職教育 ]目錄 >> 1000. 親職教育目錄 (tangtanglife.com)
Go to[ 心理建設 ]目錄 >> 1000. 心理建設目錄 (tangtanglife.com)
Go to[ 生活隨筆 ]目錄 >> 1000. 生活隨筆目錄 (tangtanglife.com)
謝謝您一直用心的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