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. 獨立思考的訓練
- Juliet Tang 唐圓麗
- 2021年5月9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21年11月7日
一個人能夠獨立思考是對自己生命中自由與負責的開始!
孩子在幼小的時候,什麼事都要依賴父母。父母決定給孩子吃什麼奶,母奶或是不同品牌奶粉,什麼時候開始吃副食品,是自己動手做,還是吃市面上販售的。春夏秋冬四季要穿什麼樣的衣物保暖,什麼質料對小朋友的幼嫩肌膚比較適合。林林總總需要做決定的事,都是父母長輩幫我們想到,因為我們年紀幼小,不會說話不會表達,對如何生活也沒有什麼概念。
等到兩三歲,小朋友開始發展自我,忽然發現"我"是很有趣的一個個體。我可以自己走路,自己拿東西吃,自己動手玩玩具、畫畫。這個時期如果父母願意提早放手,讓小朋友做一些簡單的決定。今天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,配什麼襪子和鞋子,點心想吃蘋果還是葡萄,想現在洗澡還是先看十分鐘電視再洗。簡單的自主權可以讓小朋友不但有滿足感,在管理日常生活起居中,更增加他的自信,也是將來進入成人社會獨立處理事務的先修班!
隨著年齡的增長,父母可以賦與小朋友更多的責任,比方說吃飯前拿碗筷,吃完飯自行排好椅子,擦桌子掃地等簡單家務。單就先擦桌子再掃地的先後順序,就可隨機教導小朋友思考。因為擦桌時,桌上的食物飯屑有可能掉落在地上,因此先擦桌再掃地會清理得更全面。
建議父母不要硬性規定小朋友要如何做,而是提供他不同意見和做法。生活上大小事都可以是隨機教育的題材,不但培養小朋友多元化的思考方式,無形中也奠定了他獨立思考的基礎! 12/2/2020
返回[ 親職教育 ]目錄 >> 1000. 親職教育目錄 (tangtanglife.com)
返回[ 心理建設 ]目錄 >> 1000. 心理建設目錄 (tangtanglife.com)
返回[ 生活隨筆 ]目錄 >> 1000. 生活隨筆目錄 (tangtanglife.com)

Comments